19275295588
当前位置:新沂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新沂资讯

解锁小麦丰收密码

2023/6/14 11:02:25

来源:新沂融媒体

评论:0

浏览量:278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一直以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嘱托,把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作为坚守的政治责任,坚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农业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全力以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全市80万亩小麦,预计平均单产446公斤,持续保持稳产丰产态势。

南风起,稼穑忙,钟吾大地麦浪滚滚。6月9日,记者来到港头镇港头村高标准农田麦收现场,成熟的麦穗颗粒饱满,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轰隆隆的机械声奏响丰收的乐章。放眼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俨然一幅现代农业新图景。然而,过去这里确是另一番景象。

港头镇港头村种植户王金龙说:“以前在高标准农田设施没建的时候,路面也都是土路,进地运输很不方便,渠灌水也不方便,灌水时间也比较长,有时候也要在这看到半夜或者一整夜才能把水给灌好。”

为有效破解农业发展瓶颈,2022年,我市将港头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列为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新建防渗渠30道,总长17.17公里,田间道路17道,总长15.26公里,泵站2座,涵洞31座,覆盖港头村、潼沟村、大营村、新圩村、板桥五个村农业生产,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是该片区高标准农田建成投入使用的第一年,新建的泵站和灌溉水渠为小麦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

港头镇港头村种植户王金龙接着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好以后,原来一小时才浇灌一分地,现在十分钟八分钟完成,以前排水都得自己挖,哪里有孔往哪里排,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渠修好之后都是水泥渠,有专门的闸口,一把闸门提开,水一下子就下去了,速度非常快,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高,一亩地大概提高150到200斤。”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补齐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短板,让“藏粮于地”有了根本保障。近年来,按照“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我市坚持把水利、道路、林网等配套建设作为重点,对“四河一湖”粮食主产区、高亢丘陵特色农业优势区进行集中改造,全市已形成规模连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4个、粮食高产示范区22个,新增旱改水3.5万亩,切实走出了一条新沂特色的“综合发力、规模推进、高效集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之路,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赵夫利说:“自2011年以来,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1.74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对于我们粮食生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田灌溉率,也让粮食增产增效。2023年,我们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5.69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2.29万亩,改造提升3.4万亩。我们正在进行摸排全市的高标准农田,逐步把永久性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如果说“藏粮于地”是丰收的根本保障,那“藏粮于技”则是丰收的决胜法宝。6月9日,马陵山镇冲口村的江苏省(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田现场实打实收,亩产高达1000斤,这是我市实施藏粮于技战略的有力见证。

马陵山镇冲口村种植大户宋德刚说:“我一共种有500亩地,已经承包9年了,现在亩产在一千斤左右,五百亩地现在收了300亩。”

据了解,2023年我市小麦冬遇到了寒潮及干旱气候,开花期又持续阴雨,灌浆后期也存在阴雨寡照等不利气候条件。市农业农村局一套实用的小麦生产技术“组合拳”,扭转了我市小麦生产困局。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农艺师周航说:“我们主要通过种子处理,防病壮苗,抗逆播种,差中争好,镇压覆盖,防冻保苗,科学化除,提高防效,科学施肥,增粒提重等方面,在小麦关键的生长期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尤其是大户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同时,我们科室每十天都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小麦的苗情调查,包括小麦的长势、分解状况、病虫害状况,以及水分状况等,分区域、分品种施策对农户进行科学的指导,保障全市小麦稳产高产。”

藏粮于技,就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放眼今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希望的田野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汗水农业”朝“智慧农业”加速转变,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科技已成为我市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强劲引擎和根本动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在我市逐步铺展开来。

仓廪实,天下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让我们迎来一个又一个丰收年景,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沂融媒记者:张明丽 曹顺

编辑:谭之颀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19275295588
  • Q Q: 3452566
  • 微信: 3452566
  • 新沂信息网客服微信
  • 新沂信息网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沂信息网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新沂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11325号-1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苏B2-20210433  |  网安备案: 苏公网安备32038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