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5295588
当前位置:新沂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新沂资讯

永远为人民而奋斗丨一棵树:传承生态之心

2023/8/15 16:01:35

来源:新沂融媒体

评论:0

浏览量:241

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习近平

人物:王荣永,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资源管理科科长。从事古树名木保护13年,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完成全市古树名木建档分类,制定实施“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等措施,让每一棵古树持续焕发生机、留住乡愁。 

古树名木是在历史长河中幸存下来的无价之宝,是不可再生的森林资源,古树名木的生长周期长,可以说是生态环境研究的“古化石”,对研究当地的水文、民俗、特色传统文化等都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时集镇郝湖村一个古庙有棵古圆柏,树龄至今有1375年了。

这棵古树能存活至今也是历经波折,2008年,一个小孩在树洞里放火,火势蔓延很快,幸亏村民郝儒贵及时赶到,及时将火扑灭。汲取这次古树失火教训,村民自发筹资修建围墙将古庙围起来。同时,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在古树周边设置了防护栏,定期组织人员到现场巡护,发现病虫害问题、树枝被雪压断了,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去年,发现树势有点衰弱,就给树干挂植物营养液对树进行复壮。今年效果相当好,目前树势非常好,枝繁叶茂,生长非常健康。

因为古树生长环境不同、树种也不一样,所以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高流镇老范村范蠡广场有一个古棠梨树,这颗棠梨树迄今有300多年了,我们巡查时发现这颗古树往南有一棵枝条已经枯萎了,古树下面朝南的位置埋有建筑垃圾,里面可能有碱性石灰等物质,对古树根部造成损伤。后来,我们和北京专业团队进行联系,今年春天组织村里面在古棠梨树下栽了两颗小棠梨树,等到棠梨树长起来以后,我们通过靠接的方法把小棠梨树嫁接到古棠梨树上,通过小棠梨树源源不断的向古树输送营养养分,然后保证古树焕发生机。

我从2013年开始,就负责古树保护工作,我们局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对我市所有古树、古树群、后备资源逐一进行编号建档,每木逐一拍照,制作二维码并安装标识牌,使每棵古树名木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为了普及古树名木知识,增强全市人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我局于2021年编辑制作了《新沂市古树名木图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势介绍了我市古树名木的形象外貌、树种树龄、地理位置、历史传说等,改变了古树藏在深山无人知的情况;三是加大专业队巡查和管护力度。我局成立由林业科、森检站、执法大队组成的古树巡护专业队,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常态化巡查,发现古树生长和管护方面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从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13年以来,我觉得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是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资源,是见证了我们新沂农村和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在工作的这么多年里,我觉得社会公众对保护古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了提高,而且我们每年会接到很多群众打来的电话,要求对他们家里面或村里面的古树进行保护。

古树是我们森林资源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一个地方的古树名木保护得怎么样也就代表了这个地方生态文明程度。以后我会继续立足我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继续把这项工作做好,把新沂的古树名木保护好,管护好,养护好。

目前全市登录建档的古树名木共有84株,其中一级古树(树龄为500年及以上)5株,二级古树(树龄为300-499年)2株,三级古树(树龄为100-299年)74株;古树群4个,共有古树751株。

记者手记:古树名木是在历史长河中幸存下来的无价之宝,是不可再生的森林资源,是生态环境研究的“古化石”。守护一棵古树,留住一段记忆,传承一脉文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深走实。

新沂融媒记者:张明丽 伏恒江

编辑:谭之颀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19275295588
  • Q Q: 3452566
  • 微信: 3452566
  • 新沂信息网客服微信
  • 新沂信息网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沂信息网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新沂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11325号-1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苏B2-20210433  |  网安备案: 苏公网安备32038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