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5295588
当前位置:新沂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新沂资讯

【999读书工作室优秀作品展播】《飘落于夏的片片乡色》

2023/6/19 16:51:27

来源:新沂融媒体

评论:0

浏览量:212

00:00

《飘落于夏的片片乡色》作者:王春宁 朗读:马陵山人

作者:王春宁 朗诵:马陵山人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一声声,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在蔚蓝天空、在田野、在村舍、在河畔回荡,犹如飘落的一管管笛音,此起彼伏,悠扬而婉转,美妙动听。那不是虚拟世界的忙声,是农事沙漏声和播报器,是夏的蛰音。夏天如果没有布谷鸟的声音,就好像冬天没有雪的舞姿,春天没有花的芳香,秋天没有果实的甘甜。这种猝然打破惯性认知,和思维定式,多少让人怅然若失,怏怏不快,留下几多遗憾。听到布谷声,就听到了乡色,听到夏天,听到了成熟。

初夏,麦子已经成熟。天蒙蒙亮,当你还在睡梦中漫游时,布谷鸟就开始亮着嗓子吟唱,点亮了夜的宁静,犹如打更声,把你从梦境中唤醒。割的割,运的运此时的麦田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有序的农忙场景。你挥舞着镰刀弯着腰,满怀信心收获这一年的成果。这时,汗水夹杂露水咸中带涩,不断迷离双眼,打湿了衣物。那麦芒像针扎的一样痛,如芒在背一样的感觉。你想到的或许是放弃,但当听到当空,引吭高歌布谷声,就像涓涓泉水缓释疲倦和热燥的身心,最终还是止住这颓靡的念头,选择了初心。如若在一处树荫下小憩,那远处渺茫的布谷声和着翻滚麦浪,翩翩而来,酷似晨曦中掠过一丝丝海风,清清的,爽爽的,有一种说不出的醍醐灌顶的释怀。

夕阳西下或月亮咋起。劳作晚归,凉风习习,暮霭中那碧空的间或布谷声与田野里的蛙声、潺潺溪水声遥相应和着。软软滑落指尖,荡开痉挛的双眉,如释重负的收获感觉,便油然而生,就像搬落在胸口的石头。也许经一天的劳累,倍感困乏,但彼时你回家的脚步是踏实、轻松,无所顾忌的。夜幕降临,布谷声再起,你便会伴着优美的音节枕声而眠,酣然入睡。

如今的麦收季节,手割、肩挑、牛拉,几千年的古老收割模式,早已被集多功能于一体的联合收割机械所替代,人们也从繁重的农事劳动中解脱出来。但对夏的向往,对原野的期待,对蓝天的希望,像一颗颓圮里的种子渴望春风、渴望阳光、渴望雨露,从未冷凝,对布谷之声的执着和眷恋,而每年初夏布谷鸟都怀着对这片繁衍生息热土的眷顾,不负众望的如约而至,从不间断。它与初阳生辉、与晚霞齐飞、与落日共眠、与心灵共舞。是甜美生活的孜孜以求和无尽寄托。

在你内心深处,一缕清风、一束花香或一程山水,都可能令你动容,并为之付出、为之耕耘、为之坚守。正如这生生不息的布谷鸟声,于岁月的垄上生根发芽结果,使人慰藉,使人感念,是蛰伏于红尘陌上的独处绿茵,不曾忘却,也无法淡漠。

 —作者简介—

王春宁:喜爱文字,作品曾经发表于《农村财务会计》(原农业部主编),《徐州日报》等刊物10多篇,论文获得省级三等奖3篇,徐州市二等奖1篇。2008年从事诗歌、散文写作,作品散见于《金秋染彭城》(徐州市委老干部局主办的微刊),《美篇》微平台,并被评为2010年《美篇》冬季诗歌大奖赛特别评委奖。

—本期分享人—

马陵山人:媒体人,用声音诠释文字,用真诚传递真善美和正能量。

参与方式:将录制好的音频作品发送至邮箱xinyixinwen@126.com或添加微信17368981862,我们将在FM99.9新沂广播和新沂融媒APP中择优发布,期待您的参与!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19275295588
  • Q Q: 3452566
  • 微信: 3452566
  • 新沂信息网客服微信
  • 新沂信息网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沂信息网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新沂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11325号-1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苏B2-20210433  |  网安备案: 苏公网安备32038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