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田野上,农技专家把脉问诊、察土送技,农人们清沟理渠、备种补肥;纵横阡陌间,农机突突地“醒土”,无人机嗡嗡地“撒雾”,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正酣……连日来,从“粮仓”到田间,再到钟吾大地,沃野良田生机勃勃,人们在田野上辛勤耕耘, 一个个生动场面汇成一首农业的“奋进曲”。

犁地耙田,打药施肥,育秧插秧……春回大地,钟吾大地的乡间阡陌里,铧犁翻腾、机械轰鸣。这几天,瓦窑镇的农田里,经常活跃着一支“志愿红”党员服务队伍,躬着身子、卷起衣袖,手把手的指导农户种植大豆玉米,一幅幅春耕生产正由南向北、自西向东次第推进,一个个生动场面也奏响了农业“奋进曲”。
种植户吴指挥告诉记者:“农技专家到我们村开展技术指导,我们对这种新的种植模式很感兴趣,今年我种了300亩地,有了他们技术上的指导,我们对农作物的增收增产也更有信心了。”

春耕之际,位于我市东部阿湖镇的甘薯种植基地,覆过地膜的甘薯地垄在田间地头铺展开来,村民们穿梭其中,正在破膜、插苗,动作轻柔又麻利。
种植大户张海龙说:“我们现在种植的春薯面积800余亩,目前用工人数在30人左右,一天平均一个人插一亩左右,我们预计5月10号之前全部栽完。”
做足“种”的文章,持续开展耕地撂荒及“非粮化”整治,也是我市“布新局”的“重头戏”。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土地集中平整,小地放大、小田变大田,水渠、道路与田地串联起来,昔日“沉睡”的土地再次焕发新的活力。
位于瓦窑镇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便是今年新建的蔬菜大棚,种植面积可达6000亩。当前,农业产业园发展如火如荼,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撂荒地真正变成了“致富田”。

种植大户房广东一边忙着采摘一边说:“进入四月份,我们蔬菜大丰收,像四梅每亩产量要达到1.5吨以上,主要是往上海,苏州等地区销售,现在是供不应求,预计今天能摘将近2千斤。”
不仅如此,马陵山镇广玉村还将普通的小茄子送上了全产业链发展的“生产线”,依托产业优势,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打响了我市农业的“特色品牌”。
广玉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伟告诉记者:“借助农业发展的东风,我们村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也让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目前我们村一共带动周边200余户种植户,1000多名村民就业,形成了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农业+采摘’的发展路径,全力打造高效日光温室种植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真正让老百姓种‘好钱景’。”

如今,春耕时节,行走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抢农时、忙生产的身影,一幅幅“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的春日美景图正在钟吾大地上徐徐铺展。据农业部门统计,2023年,全市计划完成蔬菜复种面积80多万亩,年产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各种蔬菜200多万吨。
扎紧“粮袋子”,拎好“菜篮子”,我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目标任务为“旗帜”,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擦亮新沂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新沂融媒记者:王冉冉
编辑:谭之颀

- 新沂信息网资质
- 打造家门口的“党史文化墙” 开辟党..
- 新沂海事推动支部共学共建 让党史学习..
- 举报欺诈骗保 我市发出首笔奖励金
- 新临社区:义诊进社区 服务入人心
- 停电通知!新沂过几天这些地方将停电!..
- “共创全国文明城 争做新沂好网民” ..
- 年终总结出炉——回眸2022,不忘初..
- 新沂部分人群已接种新冠疫苗!在哪打?..
- 新沂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2035年发展规划,对于副中心城市的..
- 喜报!新沂获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城市..
- 新沂市信访局2020年公开招聘 劳务..
- 新沂海门中学面向2021年应届毕业生..
- 关于人社信息系统暂停服务的通知
- 墨河老街,变了!!
- “职”等你来,江苏景尚测试技术有限公..
- 大润发MINI ,来了!
- 新沂北郊派出所线索征集通告
- 【招募】“城市治理,共建共享”现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