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龙虾捕捞的黄金季节,在江苏省新沂市草桥镇卢圩村的稻虾生态种养基地,小龙虾喜获丰收,抢“鲜”上市。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从水草肥美的农田里打捞上来,个个背壳红亮、肚白饱满,稍一触碰,活力十足。拉网收虾、过秤装车,基地内一片繁忙景象,养殖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来自江苏徐州、山东、河南等地的机动车辆在基地来回穿梭,操着各地口音的客商在田头、塘口,争相采买养殖户刚打捞上来的龙虾。

草桥镇卢圩村因靠近骆马湖而闻名,村民们也多以水面种植养殖为主。卢圩村党支部书记戴忠辉介绍说,近年来,由新沂市供销社牵头开发的四水农业项目不断做活水文章,做强水经济,已成为卢圩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村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
截至目前,卢圩村新沂四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发展稻虾、稻蟹养殖2500亩,打响了“沂河龙虾”品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卢圩村在2016年被评定为江苏省经济薄弱村,全村共811户村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67户433人,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近年来,卢圩村抓住国家打响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脱贫重要机遇,实施“组合拳”型、系列化特色富民项目,把原来广种薄收的低产田,打造成生态产业园和高效设施菊花园,一亩农田的产出效益增加到过去的十倍,带动低收入户实现土地分红和务工双重收入,2017年全村村民实现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多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也连续三年达到130万元左右。卢圩村党支部书记戴忠辉话语中透露着自豪:四水农业年收入六七十万元,菊花大棚一年收入将近15万元。通过这几年公共空间治理,汪塘、废弃田、零星土地租出去,有的种蔬菜,有的种西瓜,还有的搞花木等,年收入三四十万元。农机具的租赁费用一年十多万元,光伏收入一年八九万元。
同样是这片骆马湖畔的黄土地,短短几年间,村集体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带领大家走出了兴村富民之路的呢戴忠辉告诉记者,致富的秘诀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公路直接通到村里,为农产品打开了运输、销售的通途,也打开了卢圩村的致富之路。2016年,各项扶贫政策项目资金来到以后,村里就利用项目资金首先把道路修好了。村里路通了人才能进来。这一年,村集体成立了新沂市金朋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新沂市十人桥蟹田稻合作社,依托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苏沂岸花卉股份有限公司鲜切菊花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连栋智能大棚2912平方米,温室大棚7650平方米,年产菊花80多万株,2016年当年收入近15万元。高效设施菊花园建成后,安排150个低收入农户进园就业,每人年收入增加两万多元。此外,村集体还通过技术管理、农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等服务项目获得收入七万多元。2016年底,卢圩村村集体收入就达到了22万元。

路修好了,村里的农产品不仅卖得出去,还卖得上价格;交通畅通了,不怕引不来“金凤凰”。2017年,卢圩村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立足骆马湖的淡水资源优势和湿地潜质,主动对接新沂市四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投资1.2亿元的稻虾、稻蟹、稻鱼生态共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卢圩村村集体通过逐户走访座谈,清理公共空间400多亩,有效流转土地2100多亩,全部由村集体统一对外发包,目前这2500亩全都实现了稻田生态,每亩年收益达15000多元。仅四水农业项目,每年村集体收益可达60万元以上。
道路畅通了,脱贫项目不断增加,有效拓宽了卢圩村集体经济源头和兴村富民之路。村民王荣强患有慢性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他家被列入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自从村里建起了高效设施菊花大棚,王荣强便和爱人商量到大棚里去打工,既学到了种植技术,又增加了家里的收入,加上自家种的20亩经济作物以及土地流转分红,一年的收入有六七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舒服。
村民吴瑞的丈夫2016年去世,家里失去唯一的经济支柱,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全家陷入了困境。村里了解了她的情况后,为吴瑞办理了低保,孩子上学的费用有了着落,村里还帮助她申请了扶贫贷款,建起了养猪场,还养了宠物兔,一年的收入达到四万多元。
过去的经济空壳村如今成为骆马湖畔有名的超百万村,卢圩村拿出了大把资金用于公益事业,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今年,硬化村庄道路7000平方米、田间道路12000平方米,清理沟渠4000多米,植树5000多棵,利用废弃汪塘、河汊建成水上公园,村里道路实现路灯全覆盖。卢圩村党支部书记戴忠辉说:“以前一分钱都没有。怎么能提高精神文明那时候环境也不好。老百姓除了在家看个电视,不能提到什么幸福指数。现在好了,早上晚上在广场跳个广场舞。也能看到村里组织志愿服务队开会宣传,红白喜事不要大操大办。这几年来,国家提倡美丽乡村建设,现在环境好了,环境改变人,老百姓自己也想好。”
如今,卢圩村已被纳入新沂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计划在三年内打造一个骆马湖畔产游融合的特色水乡渔村。站在沟群村口,戴忠辉信心满满地指着正在拆建中的村庄告诉记者,沟群村是卢圩村的自然村,这里农房改建项目占地210多亩,将建成400户,项目由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将沟群定位建设成为产业转型示范村庄、水清圩美的生态宜居村庄、市郊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三位一体的魅力乡村。到明年的三四月份,村民们就可以如愿迁入流水环绕、白墙黛瓦,如诗如画般的田园新居。

一直以来,农村自然村落都代表着山水田园的美好人居梦想。农房翻建牵动着记忆与乡愁,事关百姓的幸福感。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沟群村”因为靠近骆马湖而得名“沟群”,村内有天然的优质水系。在拆建之前,沟群村都是30年前的老房子,破败不堪,有些甚至已经是危房。新时代水美乡村建设,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原有水系结构,沟通外部水系;同时结合现状优质自然景观资源塑造滨水绿化空间;居住空间与生态环境自然融合,形成“会呼吸”的生态居住组团。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耕地约260亩。
沟群片区项目用地范围内共169户村民,从5月1日开始启动搬迁,目前已基本完成签约搬迁。
- 新沂信息网资质
- 打造家门口的“党史文化墙” 开辟党..
- 新沂海事推动支部共学共建 让党史学习..
- 举报欺诈骗保 我市发出首笔奖励金
- 新临社区:义诊进社区 服务入人心
- 停电通知!新沂过几天这些地方将停电!..
- “共创全国文明城 争做新沂好网民” ..
- 年终总结出炉——回眸2022,不忘初..
- 新沂部分人群已接种新冠疫苗!在哪打?..
- 新沂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2035年发展规划,对于副中心城市的..
- 喜报!新沂获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城市..
- 新沂市信访局2020年公开招聘 劳务..
- 新沂海门中学面向2021年应届毕业生..
- 关于人社信息系统暂停服务的通知
- 墨河老街,变了!!
- “职”等你来,江苏景尚测试技术有限公..
- 大润发MINI ,来了!
- 新沂北郊派出所线索征集通告
- 【招募】“城市治理,共建共享”现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