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5295588
当前位置:新沂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新沂资讯

新沂旅游文化——窑湾(十三古)下

2020/4/23 21:18:25

来源:新沂文旅通

评论:0

浏览量:1461

窑湾,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踞骆马湖岸边,守大运河之畔。窑湾,千年水乡古镇,以古老、质朴、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窑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古树、古庙、古码头、古当铺、怪民居、怪集市等为世人所青睐;窑湾,历史遗存丰富,以会馆、布庄、酱园,深巷、深宅、大院等为游人所追寻,展示其深厚的文化脉络,走进窑湾,品读古镇明清历史的沧桑画卷。
十三古——三桥

“古三桥”,即戒赌桥、戒烟桥、戒色桥,张华棠将军所建,是见证窑湾倡导文明之风的三座丰碑。1931年张华棠将军驻防窑湾时,他发现窑湾古镇虽然商业兴盛、经济繁荣,人民富庶,但有两股社会风气非常不好,一是赌博成性,二是吸毒成灾,三是娼妓流行。为提倡社会文明,将军在治军之余决心清除这三颗社会毒瘤,让人们身心健康,幸福地生活。在抓赌禁毒禁娼的同时,将军组织人力物力,在镇中的河上架起三座石桥,分别为“戒赌桥”、“戒烟桥”、“戒色桥”,并亲自撰写碑文,例数赌博、吸毒、嫖娼之害处,警示人们不要吸毒不要赌博不要贪图美色。

十三古——会馆

清末明初,在窑湾曾有八家会馆。有山西会馆、福建会馆、苏镇扬会馆、江西会馆、山东会馆、安徽会馆、河北会馆、河南会馆。
其中山西会馆被大家所熟知,它位于窑湾西大街中断,由七家集资所建。它坐北朝南,和西当点同街相对。1920年,山西会馆改为邳县第二小学校。1949年改为新安县窑湾区小学本部。1958年大跃进改为新沂县抗美小学。
另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江西会馆了,它位于南大街,南哨门北100米,坐东面西。在清康熙年间,由江西南昌七家集资所建。会馆前门临街道,一排营业古式楼房,南端有高大如意门楼,飞檐翘角、屋脊顶蓝瓷壶宝顶,脊两端龙头鱼尾吻脊,青石门台阶,门两相一对青石狮子把门,门上方竖一块江西景德窑瓷砖,烧制蓝花瓷“万寿宫”匾。1930年张华棠将军在这里设公寓。1939年日本专家两次绘戏楼图。戏楼在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时拆除。在1975年窑湾造反派掌权时,将大殿拆除。1982年,江西会馆的三十多间古楼房,被陆续拆卖。

十三古——东西当典

窑湾的当典铺同样由山西人白氏开设,原建于窑湾隅头镇。清康熙七年(1668年)大地震,隅头镇下沉为湖泊,“宝丰粹当典”搬迁到西大街中段,称西当典。窑湾当典铺,是一座颇具明清风格的建筑。它座南面北,对面为山西会馆,前面一排为厦檐走廊式门面,两面有耳房,中间有18间质库,后面除一排住房还有两排跨院。沿街10间门面,大门西四间门面房用青石条作门框,铁皮钉大门,窗户青石条窗框,铸铁窗格条,上有对联“掌万民福泽,通天下财源”,大门东是隆记钱庄。东北和西南角均有哨楼,四周有枪眼,火力可以控制当典全部及周围近百米的范围。
西当典资金雄厚,资本银有三十万两,业务上所当之物除珠宝、金银、玉器、古玩字画等物外,还有普通市民皮袍衣帽和农民农具。长年存物,最高时达三十万块银元。1927年国民政府有减息规定,当典不愿遵守规定而停止营业。1934年邳县交通银行设在西当典后院西屋。1944年汉奸维持会伪军住在西当典。1946年在这里办窑湾初级小学校。1951年西当典设窑湾粮管所粮库至今。


十三古——酱园店

窑湾传统酱菜手工业,有三百多年历史,窑湾酱园业工艺远在清代就已驰名苏北各地,到抗日战争前夕,窑湾共有酱园店十家,其中生意做得较大的有两家,一是赵信隆酱园店,另一家是万茂酱园店。
赵信隆酱园店位于中大街座北面南十字哨楼东边,南北四道宅院,青砖小瓦楼房六十六间,前大门四间黑漆金字门匾书“赵信隆酱园店”。酱园建于清康熙年间,赵信隆酱园甜油曾由陆士杰、臧位高、马从凯三位窑湾藉京官贡进皇宫御用。清末该店在窑湾南哨门处设赵信隆分店,民国初在南京、镇江、扬州等地设分店。
万茂酱园店位于界牌楼下,南北四道院落,六十多间楼房,是一个综合性行业,主业外,还酿制窑湾绿豆烧酒,制作糕点茶食,买卖南北干果山货。其酱园业资金雄厚,到民国初,万茂酱园分店西到徐州,南到常州、苏州、上海等地。

十三古——玄庙

窑湾的“道观”就是人们常说的“玄庙”,又名“三清观”、“老君庙”。窑湾玄庙始建于宋代景德镇四年(1007年),当时窑湾烧窑人为让老君炼丹炉的神火帮助烧窑,在山河南岸集资修建了老君庙,此庙前后两进大院院内有千年古槐树,树下有诸葛亮石碑。1668年郯庐大地震后,山西人将此庙改建成“三清观”。光绪二十四年(1904年)庙被洪水冲跨,后人们又在后山河北岸重建玄帝庙,其大殿门匾为草书“万古英风”四个金黄大字。

十三古——吴家大院

吴家大院,是窑湾现存较为完好的明式砖木结构楼房建筑。这座吴家大院前后四进院落,全宅子午线八十米,酉卯线二十米,面南大门是座如意门楼,为紫红漆大门,一尺五高门档,三级青石台阶。门两边青石鼓互对,门楼两边各一间耳房。头道院中央是影壁墙,两米高,两米宽。影壁墙后是五间行衙大堂,堂前一排廊檐柱,1938年日本占领窑湾时,被日本人占用改为南屋。行衙大堂后是二道院,五间东楼廊檐出厦,西边三间瓦房,北三间过道屋;第三道院东三间楼,西三间瓦房,北是三间过道楼,前后都有廊檐出厦;第四道院是吴家临中大街商业门市,院内青砖铺地,东边五间楼房,西三间楼房临街,六间门市楼和街北边松柏堂药店相对。吴家大院具有福建沿海建房风格,粗大房料木结构,建有防海盗门窗,院落宽敞且有防台风、暴雨功能。建筑布局严守“前屋不能高于主屋、西屋房间不能多于东屋房间数”的规矩。院内分老爷房、公子房、小姐房、塾房、轿房、磨房、会客房,还有行衙,显示了主人的富豪和权势。佛堂中还供奉着妈祖像,显示着福建沿海地区的信仰和习俗。这些都是窑湾当地其它宅院不可相比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吴家宅院虽屡遭劫难,但四进院落框架基本存在,稍事修缮,即已恢复原貌。再现当年营业房与住宅相连结构的特点和豪门深院风度。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19275295588
  • Q Q: 3452566
  • 微信: 3452566
  • 新沂信息网客服微信
  • 新沂信息网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沂信息网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新沂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11325号-1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苏B2-20210433  |  网安备案: 苏公网安备32038102000261号